最新疫情数据通报与防控措施
最新疫情数据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8例(广东20例,福建12例,北京8例,上海7例,四川6例,浙江3例,江苏2例),本土病例1510例(广东546例,河南185例,北京158例,重庆138例,内蒙古98例,山西86例,陕西79例,四川77例,新疆62例,山东53例,湖南41例,云南28例,江苏25例,浙江18例,贵州16例,上海15例,福建15例,湖北13例,河北12例,天津10例,广西8例,辽宁7例,吉林7例,安徽6例,江西5例,西藏5例,海南3例,黑龙江2例,甘肃2例,青海2例)。
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260例,其中境外输入148例,本土16112例(广东2461例,河南2416例,重庆2247例,内蒙古1160例,新疆1054例,甘肃934例,河北917例,山西786例,陕西758例,山东747例,四川694例,北京566例,黑龙江541例,湖北473例,青海440例,湖南414例,江苏397例,天津365例,吉林345例,云南322例,广西295例,辽宁271例,宁夏264例,安徽250例,浙江216例,上海197例,贵州166例,福建98例,江西70例,海南33例,西藏18例,兵团3例)。
截至11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5345例(其中重症病例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6472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77043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45789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92765人。
重点地区疫情分析
广东省疫情数据
广东省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46例(广州428例,深圳54例,珠海4例,汕头2例,佛山18例,韶关1例,梅州2例,惠州3例,东莞10例,中山3例,阳江3例,湛江2例,茂名4例,肇庆8例,清远4例,潮州2例,揭阳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61例(广州1902例,深圳108例,珠海15例,汕头5例,佛山162例,韶关4例,梅州10例,惠州19例,汕尾3例,东莞128例,中山25例,江门12例,阳江2例,湛江8例,茂名2例,肇庆17例,清远33例,潮州2例,揭阳15例,云浮9例)。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疫情最严重的地区,11月1日至15日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1.5万例,其中海珠区疫情最为严重,占比高达75%,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海珠区新增感染者数量仍处高位,其他区也有局部聚集性疫情,社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北京市疫情数据
北京市11月15日新增158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66例无症状感染者(含7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207例,11月1日至15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3000例,涉及16个区和经开区。
朝阳区是北京市疫情最严重的区域,11月15日新增感染者195例,约占全市新增总数的27%,朝阳区已对多个高风险区域采取封控措施,并加强社会面防控,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当前北京市疫情呈现多源输入、多链并行、多点散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重庆市疫情数据
重庆市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47例,11月1日至15日,重庆市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1.8万例,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当前重庆市疫情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心城区各区均被波及,并在少数区县出现较大社会面传播。
渝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三区合计感染者数量占全市总数的60%以上,重庆市已对中心城区实施全域协同防控,强化社会面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128.0万剂次,全国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127235.9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48%和90.2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1116.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679.3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021.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864.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1.14%和86.69%,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157.3万人。
防控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派出工作组赴多个省份指导疫情处置工作,并强调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各地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
- 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严格落实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
- 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严格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
- 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提升"早发现"能力
-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做好感染者分类收治
- 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工作
专家建议公众:
- 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 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进入公共场所主动扫码测温
- 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地区
- 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 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
疫情趋势研判
国家疾控局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流行,病毒持续变异,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受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等特点影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专家预测,随着冬季来临,气温降低,室内活动增加,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可能出现流感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各地需提前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将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