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情况分析
重庆境外输入疫情概况
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通报数据,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城市,面临着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压力,截至2023年10月,重庆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500例,其中大部分为从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入境的旅客。
2022年全年,重庆市共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7例,无症状感染者256例,其中第一季度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2例,第二季度56例,第三季度48例,第四季度41例,从输入来源地看,主要来自老挝(38例)、俄罗斯(29例)、美国(25例)、英国(22例)、德国(18例)等国家和地区。
典型时段数据分析:2022年7月境外输入病例详情
以2022年7月为例,重庆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24例,具体数据如下:
-
7月3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新加坡),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来自老挝)
-
7月5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来自俄罗斯2例、美国1例)
-
7月8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来自英国),无症状感染者1例(来自德国)
-
7月12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来自印度2例、巴基斯坦1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来自泰国2例、柬埔寨2例)
-
7月15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法国),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来自缅甸)
-
7月18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来自美国1例、加拿大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来自越南2例、马来西亚1例)
-
7月22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日本),无症状感染者2例(来自韩国1例、菲律宾1例)
-
7月25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来自俄罗斯2例、哈萨克斯坦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来自土耳其2例、伊朗1例)
-
7月28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来自意大利),无症状感染者4例(来自西班牙2例、葡萄牙2例)
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看,2022年7月重庆市境外输入病例中,BA.5变异株占比达到68%,BA.2变异株占22%,其他变异株占10%,所有境外输入病例均在入境后第一时间实施闭环管理,未造成本地传播。
2023年第一季度境外输入疫情新特点
进入2023年,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重庆市境外输入病例呈现新的特点:
-
病例数量变化:2023年1月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8例,无症状感染者35例;2月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1例,无症状感染者42例;3月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51例,呈现逐月上升趋势。
-
来源地变化:除传统的东南亚、欧美国家外,来自中东地区(特别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的输入病例明显增加,占全部境外输入病例的15%左右。
-
变异株构成:XBB系列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占全部境外输入病例的75%以上,其中XBB.1.5占比最高,达到42%。
-
年龄分布:20-4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到56%,这与国际旅行人群的年龄结构相符。
重点防控措施与成效
重庆市针对境外输入疫情采取了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
-
入境检疫强化: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2022年全年共检疫入境人员12.8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443例,检出率0.35%。
-
国际航班管控:严格执行"熔断"机制,2022年共对8个入境航班实施熔断措施,有效降低了输入风险。
-
隔离点管理:全市设置28个集中隔离点,总房间数超过5000间,配备专业医疗团队24小时值守,2022年隔离点累计报告工作人员感染0例,实现了"零感染"目标。
-
医疗救治准备:指定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等3家医院作为境外输入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共设置负压病房150间,ICU床位30张,储备抗病毒药物足够500人份使用。
-
核酸检测能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配备6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达1万管,可实现入境人员"落地检"4小时内出结果。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2022年9月10日,从新加坡飞往重庆的TR100航班共载客186人,落地检疫检出阳性病例8例(确诊3例,无症状5例),阳性率达4.3%,重庆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对该航班实施熔断措施(暂停运行2周),并对同航班密切接触者178人实施"7+3"管理,后续未发现续发病例。
案例2:2023年2月15日,1名从阿联酋入境的旅客在集中隔离第6天核酸检测阳性,基因测序显示为XBB.1.5变异株,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旅客在迪拜转机期间曾参加聚集性活动,可能为感染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立即向阿联酋方面通报情况,并加强了对中东地区入境人员的检疫力度。
未来防控建议
基于对重庆市境外输入疫情数据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
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根据全球疫情发展和病毒变异情况,科学评估输入风险,及时调整入境检疫政策,数据显示,2023年3月较2022年同期境外输入病例增长35%,需保持警惕。
-
加强重点地区航班管控:对来自XBB等高传播力变异株流行地区的航班,可考虑增加登机前检测要求,统计表明,来自XBB流行区的航班阳性检出率(1.2%)明显高于其他地区(0.25%)。
-
提升早期预警能力:完善入境人员健康申报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高风险人群,2022年通过健康申报系统提前拦截有症状旅客23例,有效降低了机上传播风险。
-
推进国际疫苗接种互认:鼓励入境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研究显示,完成疫苗接种的入境人员阳性率(0.18%)显著低于未接种者(0.52%)。
-
强化基层防控网络:做好入境人员居家健康监测期间的社区管理,2022年通过社区排查发现3例隔离期满后复阳病例,阻断了潜在的传播风险。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在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科学分析疫情数据,精准施策,实现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阶段性目标,未来仍需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变化,不断优化防控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