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企业的问题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单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新冠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多方面影响,并引用具体数据说明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实际困难。
企业供应链中断问题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严重受阻,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3月至5月上海疫情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0.3%,较疫情前下降近20个百分点,同期,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4%,导致长三角地区大量企业原材料供应不足。
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ASCM)2021年报告显示,全球约75%的企业经历了供应链中断,平均每家企业面临5.2个关键供应商的交付延迟问题,以汽车行业为例,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因芯片短缺减少了约1000万辆,造成经济损失超过2100亿美元。
企业用工困难与人力成本上升
疫情期间,企业面临严重的用工荒问题,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第一季度用工缺口达到120万人,其中制造业缺口占比超过60%,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显示,2022年2月企业用工需求满足率仅为68.3%,较2021年同期下降12.7个百分点。
企业人力成本显著上升,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均工资同比增长8.9%,其中防疫相关支出占人工成本的3.2%,餐饮行业尤为突出,海底捞2021年报显示,其员工成本占营收比例从2019年的29.6%上升至35.1%。
市场需求萎缩与消费习惯改变
疫情导致消费市场严重萎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其中餐饮收入下降22.7%,服装鞋帽类下降22.8%,上海市2022年4月零售额更是暴跌48.3%,创历史最大跌幅。
消费习惯也发生显著变化,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3-5月期间,北京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43.6%,而堂食订单下降62.3%,这种转变迫使大量餐饮企业调整经营模式,增加了外卖包装和配送成本。
企业资金链压力与融资困难
疫情加剧了企业资金压力,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第二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小微企业现金流紧张比例达到46.8%,较2021年同期上升12.3个百分点,以旅游业为例,携程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下降41%,亏损达9.89亿元。
融资环境也趋于严峻,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12.3%,较2021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特别是住宿餐饮业,贷款不良率从2020年的2.1%上升至2022年6月的4.7%。
防疫成本增加与运营效率下降
企业防疫支出大幅增加,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查,2022年平均每家中小企业月均防疫支出达1.2万元,占运营成本的3.5%,以北京市某中型制造企业为例,2022年4月防疫相关支出包括:
- 核酸检测费用:45,800元
- 防疫物资采购:28,600元
- 隔离设施改造:156,000元
- 防疫人员工资:32,000元
运营效率也明显下降,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2022年4月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56.2%,较正常水平下降约30个百分点,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反映,因防疫要求,生产线工人间距扩大导致单班产量下降25%。
国际贸易受阻与出口订单减少
疫情严重影响了企业出口业务,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9%,增速较3月下降10.8个百分点,以深圳为例,2022年3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4.5%,其中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8.3%。
国际物流成本飙升,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2年5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为3131.24点,虽较2月高点有所回落,但仍比2019年同期高出约300%,某外贸企业反映,一个40英尺集装箱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费从疫情前的2000美元最高涨至15000美元。
行业分化与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加剧了行业分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5月: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
- 医药制造业增长9.2%
- 餐饮业下降18.5%
- 文化体育娱乐业下降22.1%
数字化转型明显加速,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云服务支出达1054亿元,同比增长32.6%,远程办公软件用户数突破4.5亿,较疫情前增长近3倍,某咨询公司调查发现,85%的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进程,平均投资额增加47%。
政策支持与企业自救措施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截至2022年6月:
- 全国累计减免企业社保费约1.5万亿元
- 增值税留抵退税1.64万亿元
- 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金额达4万亿元
企业也积极采取自救措施,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显示,疫情期间企业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缩减非必要开支(78.6%)
- 调整产品结构(65.2%)
- 发展线上业务(59.8%)
- 申请政府补贴(53.4%)
- 裁员或降薪(42.1%)
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从供应链到市场需求,从资金链到运营效率,几乎每个环节都受到冲击,具体数据显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面临的困难程度各异,但普遍承受着巨大压力,企业需要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抗风险能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复苏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