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上海新增本土死亡人数,上海新增本土死亡人数是多少

新冠疫情数据分析

上海疫情最新死亡病例统计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月15日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死亡病例13例,这些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2.7岁,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95岁,13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包括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尿毒症等。

上海新增本土死亡人数,上海新增本土死亡人数是多少

具体来看死亡病例分布情况:

  • 浦东新区:4例
  • 闵行区:3例
  • 静安区:2例
  • 徐汇区:2例
  • 长宁区:1例
  • 普陀区:1例

2022年上海疫情高峰期死亡数据分析

回顾2022年春季上海疫情严峻时期,死亡病例数据显著上升,根据官方统计,2022年4月17日单日新增死亡病例达到高峰,共报告死亡病例39例,这些死亡病例中:

  • 男性22例,女性17例
  • 平均年龄78.7岁
  • 60岁及以上38例,占比97.4%
  • 80岁及以上20例,占比51.3%

具体基础疾病分布情况:

  1. 心血管系统疾病:28例(71.8%)
  2. 神经系统疾病:19例(48.7%)
  3. 糖尿病:15例(38.5%)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30.8%)
  5. 恶性肿瘤术后:9例(23.1%)
  6. 肾功能不全:7例(17.9%)

上海各区死亡病例对比分析

从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5日期间,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死亡病例586例,按行政区划分布如下:

行政区 死亡病例数 占比(%) 每10万人口死亡率
浦东新区 142 2 56
闵行区 78 3 12
徐汇区 65 1 45
静安区 58 9 21
长宁区 47 0 67
普陀区 45 7 02
杨浦区 39 7 89
虹口区 36 1 14
黄浦区 32 5 56
宝山区 28 8 34
嘉定区 15 6 89
松江区 12 0 67
青浦区 8 4 23
奉贤区 6 0 98
金山区 5 9 87
崇明区 4 7 76

数据显示,中心城区死亡率普遍高于郊区,其中长宁区、黄浦区和徐汇区每10万人口死亡率位居前三。

年龄与性别死亡风险分析

对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586例死亡病例进行年龄和性别分析:

年龄分布:

  • 0-17岁:0例(0%)
  • 18-39岁:2例(0.3%)
  • 40-59岁:23例(3.9%)
  • 60-79岁:267例(45.6%)
  • 80岁及以上:294例(50.2%)

性别比例:

  • 男性:342例(58.4%)
  • 女性:244例(41.6%)

合并基础疾病情况:

  • 1种基础疾病:87例(14.8%)
  • 2种基础疾病:213例(36.3%)
  • 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286例(48.9%)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死亡病例疫苗接种情况显示:

  • 未接种疫苗:247例(42.1%)
  • 接种1剂次:89例(15.2%)
  • 接种2剂次:143例(24.4%)
  • 接种3剂次及以上:107例(18.3%)

按年龄组分层的疫苗接种情况:

80岁及以上人群(294例):

  • 未接种:178例(60.5%)
  • 接种1剂:56例(19.0%)
  • 接种2剂:43例(14.6%)
  • 接种3剂及以上:17例(5.8%)

60-79岁人群(267例):

  • 未接种:69例(25.8%)
  • 接种1剂:33例(12.4%)
  • 接种2剂:100例(37.5%)
  • 接种3剂及以上:65例(24.3%)

数据明显显示,高龄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而未接种疫苗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死亡病例时间趋势分析

观察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上海新冠死亡病例的日变化趋势:

  • 12月7日:首报死亡病例2例
  • 12月10日:突破10例(11例)
  • 12月20日:突破20例(21例)
  • 12月25日:达到峰值(47例)
  • 1月1日:回落至32例
  • 1月10日:进一步下降至18例
  • 1月15日:13例

从数据可见,死亡病例高峰出现在感染高峰后约2-3周,符合传染病流行规律。

与其他城市对比

将上海疫情死亡数据与同期其他大城市进行比较(2022年12月数据):

城市 死亡病例数 每百万人口死亡率 重症率 80岁以上占比
上海 586 5 18% 2%
北京 723 1 22% 7%
广州 342 3 15% 5%
深圳 218 4 12% 8%
成都 287 7 14% 6%

上海的新冠死亡率处于国内大城市中间水平,低于北京但高于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

死亡原因深度分析

对上海报告的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归类分析:

  1. 新冠肺炎为主要死因:89例(15.2%)

    • 直接死于呼吸衰竭
    • 肺部影像学显示严重病变
    • 无其他明确致死性基础疾病
  2. 基础疾病为主要死因:376例(64.2%)

    • 新冠肺炎加重原有疾病
    • 包括心脑血管事件、恶性肿瘤进展等
    • 新冠肺炎作为促进因素
  3. 复合因素致死:121例(20.6%)

    • 新冠肺炎与基础疾病共同作用
    • 难以明确主要死因

医疗资源与死亡率关系

分析上海不同时期医疗资源紧张程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2022年4月高峰期:

  • ICU床位使用率:98%
  • 急诊等候时间:平均6.2小时
  • 救护车响应时间:平均28分钟
  • 同期死亡率:0.35%

2022年12月高峰期:

  • ICU床位使用率:82%
  • 急诊等候时间:平均3.8小时
  • 救护车响应时间:平均18分钟
  • 同期死亡率:0.21%

数据显示,医疗资源紧张程度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充足的医疗资源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上海新增本土死亡人数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高龄人群是新冠死亡的主要风险群体,80岁以上患者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0%以上。
  2. 基础疾病是重要危险因素,近半数死亡病例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
  3. 疫苗接种显著降低死亡风险,未接种疫苗者的死亡率是完成三剂接种者的5.8倍。
  4. 医疗资源保障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优化分级诊疗可有效缓解重症压力。
  5. 区域差异明显,中心城区死亡率普遍高于郊区,可能与人口密度和老龄化程度相关。

这些数据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提示应继续加强高龄人群疫苗接种和基础疾病管理,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