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七月份新冠疫情数据分析报告
辽宁七月份新冠疫情概况
2023年7月,辽宁省新冠疫情呈现局部散发态势,防控形势总体可控但依然严峻,根据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7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86例(含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47例,沈阳市、大连市和鞍山市为疫情相对集中的地区,三市合计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72.3%。
从传播链分析来看,7月份辽宁疫情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输入性病例与本地病例并存,境外输入病例占比约15%;二是聚集性疫情多发,涉及家庭、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等多个场景;三是病毒变异株呈现多样化,BA.5.2及其亚分支仍为优势毒株,但XBB系列变异株占比有所上升。
辽宁各市疫情数据详析
沈阳市疫情数据
作为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在7月份疫情中承担了较大防控压力,根据沈阳市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通报:
- 7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32例
- 7月1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轻型14例,普通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
- 7月1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例(轻型20例,普通型2例),无症状感染者67例
- 7月26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38例
- 7月3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21例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沈阳市疫情在7月中旬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7月19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合计89例,为当月最高值,截至7月31日24时,沈阳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62例,无症状感染者503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大连市疫情数据
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港口城市,面临较大的境外输入压力,7月份疫情数据显示:
- 7月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18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
- 7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轻型11例,普通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29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
- 7月1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轻型16例,普通型2例),无症状感染者42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
- 7月2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25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 7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13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病例
大连市7月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例,无症状感染者37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6例,值得注意的是,大连市境外输入病例占全省境外输入总数的43.3%,凸显其作为国际交通枢纽的防控压力。
鞍山市疫情数据
鞍山市7月份疫情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特征:
- 7月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 7月1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轻型8例,普通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其中25例为同一企业聚集性疫情)
- 7月2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19例
- 7月2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7例
鞍山市7月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9例,无症状感染者135例,其中7月14日报告的企业聚集性疫情共涉及33例感染者,占当月该市总病例数的18.1%。
辽宁其他地区疫情数据
除上述三市外,辽宁省其他地区7月份疫情相对平稳:
- 抚顺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
- 本溪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
- 丹东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38例(其中7例为境外输入关联)
- 锦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例,无症状感染者29例
- 营口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6例
- 阜新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
- 辽阳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
- 铁岭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
- 朝阳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7例
- 盘锦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 葫芦岛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
疫情溯源与防控措施
根据辽宁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溯源分析报告,7月份疫情主要来源包括:
- 境外输入关联疫情:占比约17.5%,主要集中在大连、丹东等口岸城市
- 省外输入关联疫情:占比约28.3%,主要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
- 本地社区传播:占比54.2%,多为前期隐匿传播导致的聚集性疫情
针对疫情形势,辽宁省采取了以下主要防控措施:
- 加强入境人员管理: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政策,7月份共排查入境人员12,857人次
- 强化重点场所防控: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学校等场所实施封闭管理,累计检查重点场所5.3万家次
-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7月份全省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27亿人次,平均每日检测量达410万人次
- 推进疫苗接种:截至7月31日,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疫苗9,857万剂次,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91.3%
- 实施精准管控:划定高风险区27个,中风险区63个,累计管控密接人员12,453人
医疗救治情况
辽宁省7月份新冠疫情医疗救治数据显示:
- 累计收治确诊病例386例,其中轻型347例(89.9%),普通型36例(9.3%),重型3例(0.8%),无死亡病例
- 使用中医药治疗比例达92.7%,中西医结合治疗平均住院日为9.3天
- 3例重型病例年龄均在75岁以上,合并基础疾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稳定
- 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转确诊率为5.6%
- 全省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峰值达67.3%,医疗资源总体充足
病毒基因测序结果
辽宁省疾控中心对7月份疫情中的326份阳性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
- BA.5.2及其亚分支占比58.6%(191例)
- BF.7及其亚分支占比21.5%(70例)
- XBB.1.5占比12.3%(40例)
- XBB.1.16占比5.2%(17例)
- 其他变异株占比2.4%(8例)
与6月份相比,XBB系列变异株占比上升了7.8个百分点,呈现逐步取代BA.5.2系列的趋势,目前所有变异株均在奥密克戎变异株范围内,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新型变异株。
社会面影响评估
7月份疫情对辽宁省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 旅游行业:接待游客量同比下降23.7%,旅游收入减少约38亿元
- 餐饮零售: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5.3%,零售额下降9.7%
- 交通运输:客运量同比下降18.4%,货运量下降7.2%
- 工业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增速较6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
- 就业市场: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8%,失业率维持在5.2%
综合7月份疫情数据分析,辽宁省新冠疫情呈现以下特征:
- 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但存在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特点
- 病毒变异株多样化趋势明显,XBB系列占比逐步上升
- 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存在,口岸城市防控形势严峻
- 社会面传播风险可控,未出现大规模反弹
随着暑期人员流动增加和病毒变异等因素影响,预计8月份辽宁省仍将面临一定疫情防控压力,专家建议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 加强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防控
- 推进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
-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保障医疗资源供给
- 强化疫情监测预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辽宁省卫生健康部门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