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回顾与抗疫历程
武汉疫情初期爆发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1月)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1月20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4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91例(湖北省270例,北京市5例,广东省14例,上海市2例);14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54例,这一阶段的数据显示,疫情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宣布自当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一"封城"决定成为中国疫情防控的重要转折点,根据《人民日报》后续报道,封城当日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95例,死亡25例。
疫情高峰期数据统计(2020年2月)
进入2020年2月,武汉疫情进入爆发期,据《人民日报》2020年2月13日援引湖北省卫健委数据,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343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新增死亡病例216例,这是武汉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的一天,主要原因是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统计。
截至2020年2月14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914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4953例),累计死亡1123例,全市共有16家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实际开放床位13467张,累计收治患者12000余人。
2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0例,新增出院病例676例,新增死亡病例116例,这是自2月2日以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2000例以下,显示出防控措施初见成效。
关键医疗资源数据
在医疗资源方面,《人民日报》2020年2月20日报道,武汉市定点医院已由最初的7家增加至48家,重症床位从不到2000张增加至9000张,截至2月19日,武汉市共有3.59万名患者在院治疗,其中重症患者7378人,危重症患者1681人。
核酸检测能力方面,武汉市日检测能力从最初的200份提升至2月初的4000份,到2月中旬达到每日8000份,截至2月18日,武汉市累计进行核酸检测27.9万份。
医护人员支援数据同样令人瞩目,据《人民日报》2020年2月21日报道,全国共派出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武汉市有184支医疗队、24121名医务人员,这些医疗队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和军队系统。
疫情拐点与下降期(2020年3月)
2020年3月,武汉疫情开始出现明显好转,3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3例,新增出院病例1753例,新增死亡病例32例,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市新增出院病例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3月10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9986例,累计治愈出院29770例,累计死亡2376例,3月11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仅8例。
3月18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现有疑似病例首次全部清零,据《人民日报》报道,当日武汉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469例,新增死亡病例7例,全市累计治愈出院39220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78.3%。
解封前后数据对比(2020年4月)
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据《人民日报》4月9日报道,解封前一日(4月7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0例,新增出院病例69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008例,累计治愈出院46863例,累计死亡2572例。
解封后一周(截至4月15日),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保持为零,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从4月8日的24例降至4月15日的15例,全市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日4万人次,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03.44万人次。
疫情后期与清零阶段(2020年5月-6月)
2020年5月2日,湖北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据《人民日报》5月3日报道,武汉市已连续2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全市无中高风险区域,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33例,累计治愈出院46464例,累计死亡3869例。
6月2日,武汉市公布集中核酸检测排查结果: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未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为0.303/万,这一大规模检测为武汉市全面复工复产复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济与社会影响数据
根据《人民日报》2020年7月报道,武汉市一季度GDP同比下降40.5%,但二季度单季GDP已经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0%,截至6月底,全市"四上"企业复工率98.7%,复岗率98.2%。
就业方面,武汉市2020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4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49.5%;城镇登记失业率3.35%,控制在年度目标5.5%以内,全市为6.3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9亿元,惠及职工166万人。
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2020年下半年)
2020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武汉市自5月18日以来连续150多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全市58家核酸检测机构日检测能力达到80万人份,可满足常态化防控需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累计治愈出院46472例,累计死亡3869例,全市设置发热门诊63家,全年接诊发热患者48.6万人次,核酸检测累计超过1600万人次。
疫苗接种数据(2021年)
进入2021年,武汉市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据《人民日报》2021年6月报道,武汉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000万剂次,18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80%,全市设置接种点300余个,日接种能力达到30万剂次。
截至2021年12月,武汉市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000万,加强免疫接种人数超过500万,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85%,3-11岁儿童接种覆盖率超过90%。
抗疫经验与启示
武汉抗疫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数据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根据《人民日报》武汉市在疫情高峰期实现了"床等人"的目标,重症床位从不足2000张迅速扩增至9000张;核酸检测能力从每日200份提升至每日80万人份;建立起了"发现—报告—检测—流调—隔离—救治"的闭环管理机制。
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努力,武汉市用76天"封城"换来了全国疫情防控的宝贵时间,用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遏制了疫情扩散,用大规模核酸检测摸清了疫情底数,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