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广州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广州新增5例境外输入

广州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分析报告

广州境外输入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0月15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这些病例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泰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均为在入境检疫或集中隔离期间检测发现,截至10月15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65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342例。

广州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广州新增5例境外输入

从数据来看,广州市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存在,近期新增的境外输入病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来源地多元化,涉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占比约60%;绝大多数病例在入境检疫或集中隔离期间即被发现,社区传播风险较低。

近期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详细数据分析

以2023年9月1日至10月15日期间的数据为例,广州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86例,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按来源地分布:

  • 亚洲地区:89例(占比47.85%),
    • 东南亚国家:56例(泰国21例、马来西亚15例、新加坡12例、越南8例)
    • 东亚国家:23例(日本12例、韩国11例)
    • 南亚国家:10例(印度6例、巴基斯坦4例)
  • 欧洲地区:45例(占比24.19%),
    • 西欧:28例(英国12例、法国8例、德国5例、荷兰3例)
    • 东欧:17例(俄罗斯9例、乌克兰5例、波兰3例)
  • 美洲地区:38例(占比20.43%),
    • 北美:30例(美国25例、加拿大5例)
    • 南美:8例(巴西5例、阿根廷3例)
  • 非洲地区:10例(占比5.38%),
    • 北非:6例(埃及4例、摩洛哥2例)
    • 撒哈拉以南非洲:4例(南非3例、肯尼亚1例)
  • 大洋洲地区:4例(占比2.15%),全部来自澳大利亚

按年龄分布:

  • 0-17岁:12例(占比6.45%)
  • 18-40岁:98例(占比52.69%)
  • 41-60岁:62例(占比33.33%)
  • 61岁以上:14例(占比7.53%)

按性别分布:

  • 男性:112例(占比60.22%)
  • 女性:74例(占比39.78%)

按发现方式:

  • 入境检疫发现:134例(占比72.04%)
  • 集中隔离期间发现:52例(占比27.96%)

典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案例1: 9月15日报告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男性,32岁,中国籍,该患者于9月14日从泰国曼谷乘坐CZ3082航班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时海关采样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CT值32,无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在泰国期间主要活动于曼谷市区,无明确新冠病例接触史。

案例2: 10月3日报告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女性,28岁,中国籍,该患者于10月2日从英国伦敦乘坐CZ304航班抵达广州,入境检疫时检测阴性,在集中隔离期间第3天例行检测发现阳性,CT值28,无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患者在伦敦期间曾参加多人聚会活动,其中一名参与者后确诊新冠。

案例3: 10月12日报告的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男性,45岁,外籍人士,该患者于10月11日从美国洛杉矶乘坐CZ328航班抵达广州,入境时检测阳性,CT值30,该患者已完成三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最后一次接种时间为2022年12月,在美期间居住于洛杉矶市区公寓,无医院就诊史。

广州市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持续存在的境外输入疫情风险,广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1. 严格入境检疫:对所有入境人员实施100%健康申报、100%体温检测和100%核酸检测,在白云国际机场设有专用通道和采样区,配备负压隔离室,确保检疫过程安全有序。

  2. 闭环管理转运:对检测阳性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由专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或隔离场所,全程实现"机场-医院/隔离点"闭环管理,9月份以来,共完成转运186例,转运及时率100%。

  3. 集中隔离观察:对所有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隔离期间进行多次核酸检测,9月份在隔离期间发现的5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得到及时处置。

  4. 病毒基因测序:对境外输入病例开展全基因组测序,9月份完成测序120例,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占比65%,BA.2.75分支占比22%,XBB分支占比13%。

  5. 国际航班管控:实施"熔断"机制,9月份对3条输入病例较多航线采取熔断措施,同时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国际客运航班量,目前每周入境航班约50班次,较8月份减少15%。

专家解读与风险提示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发展,病毒变异持续存在,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重要国际航空枢纽,境外输入风险将长期存在,从近期数据看,境外输入病例呈现以下特点:

  1. 变异株多样化:测序结果显示,输入病例携带的病毒株包括BA.5、BA.2.75、XBB等多种奥密克戎亚分支,免疫逃逸能力较强。

  2. 无症状比例高:约60%的输入病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与疫苗接种率提高和病毒致病性变化有关,但也增加了早期发现难度。

  3. 年轻人群为主:18-40岁年龄段占比超过50%,可能与这一人群国际旅行频率较高有关。

专家提醒,尽管当前境外输入病例未导致本地传播,但仍需保持警惕,建议市民:

  • 持续关注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地区
  • 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及时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 如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

将2023年第三季度(7-9月)广州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与第二季度(4-6月)进行对比:

指标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变化幅度
总病例数 412例 521例 +26.46%
亚洲来源占比 18% 79% -4.39个百分点
欧洲来源占比 36% 14% +3.78个百分点
美洲来源占比 42% 92% +1.5个百分点
18-40岁占比 30% 55% +5.25个百分点
入境检疫发现率 20% 59% +3.39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较第二季度明显上升,增幅达26.46%,从来源地看,欧洲和美洲输入比例有所增加,亚洲输入比例下降,年轻人群占比进一步提高,入境检疫发现率也有所提升,表明口岸防控措施持续强化。

广州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监测数据表明,在全球疫情持续流行的背景下,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州面临长期输入性风险,近期数据显示,输入病例数量有所增加,病毒变异株多样化,但通过严格的入境检疫和闭环管理措施,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链条。

广州市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科学动态调整防控措施,重点加强:

  • 口岸检疫能力建设,提升早期发现效率
  • 隔离场所规范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 病毒变异监测预警,及时应对新型变异株
  • 国际航班风险评估,实施精准管控

呼吁广大市民理解支持防控工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广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将持续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科学指导公众防护。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