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12月31日本土新增,12日本土新增病例

12月31日本土新增新冠疫情数据报告

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2年12月31日0—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13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8例(广东15例,上海12例,福建7例,北京6例,四川5例,浙江4例,天津3例,辽宁2例,山东2例,云南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5080例(广东2358例,北京727例,福建468例,重庆273例,湖南174例,湖北154例,山西116例,四川114例,陕西98例,云南92例,天津78例,河南75例,江西66例,山东64例,浙江62例,上海54例,黑龙江52例,内蒙古48例,广西43例,江苏42例,河北40例,海南34例,辽宁25例,贵州22例,青海19例,安徽17例,新疆14例,吉林12例,宁夏8例,甘肃7例,西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12月31日本土新增,12日本土新增病例

各地区详细数据

广东省疫情数据

广东省12月3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58例,其中广州1552例,深圳486例,珠海38例,汕头25例,佛山89例,韶关12例,河源15例,梅州28例,惠州45例,汕尾18例,东莞67例,中山33例,江门42例,阳江19例,湛江45例,茂名32例,肇庆28例,清远26例,潮州14例,揭阳24例,云浮16例。

广州市12月31日新增1552例本土确诊病例中,海珠区新增682例,天河区新增245例,白云区新增198例,番禺区新增156例,荔湾区新增89例,越秀区新增78例,黄埔区新增45例,南沙区新增32例,增城区新增27例。

北京市疫情数据

北京市12月31日新增727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朝阳区198例,海淀区125例,丰台区89例,西城区67例,东城区58例,通州区45例,大兴区42例,昌平区38例,石景山区25例,房山区20例,顺义区15例,门头沟区5例,平谷区3例,密云区2例,延庆区1例。

朝阳区198例新增病例中,建外街道25例,朝外街道18例,呼家楼街道16例,三里屯街道14例,团结湖街道12例,六里屯街道11例,八里庄街道10例,双井街道9例,劲松街道8例,潘家园街道7例,酒仙桥街道6例,左家庄街道5例,和平街街道4例,安贞街道3例,亚运村街道2例,小关街道2例,香河园街道1例,太阳宫街道1例,将台街道1例,东坝街道1例,东风街道1例,南磨房街道1例,高碑店街道1例,王四营街道1例,三间房街道1例,管庄街道1例,常营街道1例,平房街道1例,金盏街道1例,孙河街道1例,崔各庄街道1例,东湖街道1例,望京街道1例。

福建省疫情数据

福建省12月31日新增468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福州198例,厦门125例,漳州45例,泉州68例,三明12例,莆田15例,南平8例,龙岩7例,宁德10例。

福州市198例新增病例中,鼓楼区45例,台江区38例,仓山区42例,晋安区35例,马尾区12例,长乐区16例,闽侯县10例。

重庆市疫情数据

重庆市12月31日新增273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渝中区45例,大渡口区18例,江北区32例,沙坪坝区28例,九龙坡区25例,南岸区22例,北碚区15例,渝北区38例,巴南区20例,涪陵区8例,长寿区5例,江津区7例,合川区4例,永川区3例,南川区2例。

湖南省疫情数据

湖南省12月31日新增174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长沙市98例,株洲市25例,湘潭市15例,衡阳市12例,邵阳市8例,岳阳市7例,常德市5例,张家界市2例,益阳市1例,郴州市1例。

长沙市98例新增病例中,芙蓉区18例,天心区15例,岳麓区25例,开福区20例,雨花区12例,望城区5例,长沙县3例。

疫情趋势分析

从12月31日数据来看,全国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1. 广东省仍为疫情重灾区,单日新增2358例,占全国新增病例的46.4%,其中广州市新增1552例,占广东省新增的65.8%。

  2. 北京市疫情持续高位运行,单日新增727例,较前一日略有下降,但仍在700例以上高位。

  3. 福建省、重庆市、湖南省等地疫情较为严重,单日新增均在100例以上。

  4. 全国无新增死亡病例,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但传播力增强的特点。

  5. 西部地区疫情相对平稳,西藏、宁夏、甘肃等地新增病例较少。

防控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建议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 加强重点地区防控,特别是广东省、北京市等疫情严重地区,应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 做好医疗资源准备,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3. 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4. 加强个人防护,公众应继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5. 科学精准防控,避免"一刀切"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未来疫情预测

根据当前疫情发展态势和病毒变异情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

  1. 全国疫情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但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增加可能导致疫情出现反弹。

  2. 农村地区疫情风险上升,随着春节临近,返乡人员增多,农村地区防控压力加大。

  3. 新变异株输入风险存在,需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变化和病毒变异情况。

  4. 医疗救治压力仍然较大,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救治工作。

12月31日本土新增5080例,表明我国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阶段,各地应继续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公众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