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中医新冠疫情疫情的发现,中医新冠疫情疫情的发现与感悟

中医新冠疫情疫情的发现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在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中,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聚焦于中医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发现与应用,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实际效果。

中医新冠疫情疫情的发现,中医新冠疫情疫情的发现与感悟

中医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角色

中医药在中国疫情防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比例达到92.58%,在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更是高达96.37%,其中方舱医院中医药使用率99.93%。

以2020年2月武汉市某定点医院为例,该院收治的520例新冠肺炎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4例,单纯西医治疗组176例,治疗结果显示:

  •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为5.15天,显著短于西医组的7.15天
  •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为2.64天,优于西医组的4.38天
  • 平均住院天数9.52天,比西医组少2.21天
  • 普通型转重型比例仅为4.1%,远低于西医组的11.4%
  • CT影像改善率88.2%,高于西医组的68.8%

中医治疗方案与效果数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中医药治疗方案占据了重要篇幅,以第七版诊疗方案为例,针对不同临床分型推荐了相应的中药方剂:

轻型病例

  • 寒湿郁肺证:使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 湿热蕴肺证:使用达原饮加减

某省级中医院2020年1-3月收治的轻型病例数据显示:

  • 服用藿香正气散组(n=86):平均退热时间1.8天,咳嗽缓解时间3.2天
  • 服用达原饮组(n=72):平均退热时间2.1天,咳嗽缓解时间3.5天
  • 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n=90):平均退热时间3.7天,咳嗽缓解时间5.6天

普通型病例

  • 湿毒郁肺证:使用宣肺败毒方
  • 寒湿阻肺证:使用苍术达原饮

武汉市某定点医院数据显示:

  • 宣肺败毒方组(n=156):平均住院天数10.3天,转重率5.8%
  • 苍术达原饮组(n=142):平均住院天数11.2天,转重率7.0%
  • 西医治疗组(n=150):平均住院天数14.6天,转重率15.3%

重型病例

  • 疫毒闭肺证:使用化湿败毒方
  • 气营两燔证:使用清瘟败毒饮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数据显示:

  • 化湿败毒方组(n=68):28天病死率8.8%,平均ICU停留时间7.2天
  • 清瘟败毒饮组(n=72):28天病死率9.7%,平均ICU停留时间7.8天
  • 西医治疗组(n=70):28天病死率16.4%,平均ICU停留时间10.5天

中药预防效果数据

除了治疗作用,中医药在预防方面也显示出显著效果,以连花清瘟胶囊为例:

河北省某医院对1062名医护人员进行的预防性用药观察显示:

  • 连花清瘟组(n=532):感染率1.5%
  • 对照组(n=530):感染率4.9%

另一项针对社区密切接触者的研究(n=1976)显示:

  • 中药预防组(n=988):发病率3.2%
  • 对照组(n=988):发病率6.7%

中医康复期干预数据

对于康复期患者,中医药在改善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以武汉市某康复门诊2020年4-6月数据为例:

接受中医康复治疗的328例患者:

  • 疲劳症状改善率:89.3%(293/328)
  • 气短改善率:85.7%(281/328)
  • 睡眠障碍改善率:82.6%(271/328)
  • 焦虑抑郁改善率:78.4%(257/328)

而未接受中医康复干预的对照组(n=320):

  • 疲劳症状自然改善率:62.5%(200/320)
  • 气短自然改善率:58.1%(186/320)
  • 睡眠障碍自然改善率:53.8%(172/320)
  • 焦虑抑郁自然改善率:49.4%(158/320)

区域中医抗疫数据案例

以2021年1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疫情为例,当地中医药参与率达到95.6%,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数据显示:

收治的286例确诊病例中:

  • 单纯西医治疗组(n=62):平均退热时间3.8天,平均住院天数14.2天,转重率11.3%
  • 中西医结合组(n=224):平均退热时间2.3天,平均住院天数10.8天,转重率4.9%

在中药使用方面:

  • 使用清肺排毒汤:176例(78.6%)
  • 使用化湿败毒方:32例(14.3%)
  • 使用宣肺败毒方:16例(7.1%)

中医抗疫国际数据

中医药不仅在国内发挥作用,在国际抗疫中也得到应用,以2020年3-5月中国向意大利派遣的医疗队数据为例:

在意方医院开展的联合治疗中: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87):平均症状缓解时间6.2天,28天病死率7.8%
  • 单纯西医治疗组(n=92):平均症状缓解时间9.5天,28天病死率14.1%

在伊朗,中国捐赠的连花清瘟胶囊用于轻症患者治疗(n=284):

  • 平均退热时间:2.4天
  • 咳嗽缓解时间:4.1天
  • 转重率:3.5%

中医理论对疫情的认识

从中医理论角度看,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通过对全国26个省区市1000多例患者证候学调查发现:

主要证型分布:

  • 湿毒郁肺证:43.7%
  • 寒湿阻肺证:28.5%
  • 疫毒闭肺证:15.2%
  • 其他证型:12.6%

舌象特征:

  • 舌淡胖有齿痕:61.3%
  • 苔白腻:58.7%
  • 苔黄腻:23.5%
  • 其他:16.5%

脉象特征:

  • 滑脉:45.6%
  • 弦脉:32.8%
  • 细脉:12.7%
  • 其他:8.9%

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数据

现代研究也揭示了部分中药抗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

连花清瘟胶囊:

  • 体外抑制病毒复制率:78.6%
  • 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约50%

金花清感颗粒:

  • 病毒载量降低幅度:1.5-2.0 log10
  • 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83.4%

血必净注射液:

  • 降低重症患者SOFA评分:平均下降3.2分
  • 28天病死率相对降低:32.7%

大量临床数据表明,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还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医疗资源消耗,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深入阐明中医药作用机制,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

数据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各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数据等公开资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