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全球,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全球死亡人数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分析

全球无症状感染者最新动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全球累计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7.7亿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占比持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病毒变异和检测策略调整,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和报告机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全球,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全球死亡人数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期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单月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约占总确诊病例的45-55%,具体而言,10月第二周全美报告的新增病例中,经PCR检测确认的无症状感染者达到78,432例,占当周总确诊病例(142,603例)的55%,这一比例较2022年同期的35-40%有明显上升。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监测报告指出,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在2023年9-10月期间,每周平均报告无症状感染者约12万例,其中德国表现最为突出,9月最后一周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8,765例,占该国当周总病例数的52.3%,法国同期数据为19,432例无症状感染,占比48.7%。

亚洲地区无症状感染情况

亚洲地区中,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达到156,892例,创下近半年新高,其中东京都在10月第三周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1,543例,占当周总病例数的59.8%,这一比例较9月同期的47.6%有显著增长。

韩国疾病管理厅的疫情通报显示,2023年10月16日至22日一周内,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3,217例,占总确诊病例的51.3%,值得注意的是,首尔市该周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达57.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于2023年1月停止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但根据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模型估算,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可能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在50万至80万例之间。

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冠状病毒资源中心的分析表明,目前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亚型(如XBB系列)导致的无症状感染比例明显高于早期毒株,202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

  • 奥密克戎BA.5亚型:无症状感染率约42-48%
  • XBB.1.5亚型:无症状感染率约50-55%
  • 最新监测到的XBB.1.16亚型:无症状感染率预估达55-60%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对2023年1-9月收治的2,457例新冠患者进行追踪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无症状感染率存在差异:

  • 18岁以下:63.2%
  • 18-39岁:58.7%
  • 40-59岁:49.3%
  • 60岁以上:38.1%

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与防控挑战

由于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实际情况可能比官方统计数据更为严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估计,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是报告病例数的3-5倍,其中大部分差异来自未检测出的无症状感染者。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感染调查显示,2023年10月英格兰地区约有1.7%的人口(约95万人)携带新冠病毒,其中约65%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数据是同期官方报告病例数的4.3倍。

澳大利亚卫生部2023年9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基于污水监测数据推算,实际社区感染水平约为报告病例数的2-3倍,新南威尔士州9月最后一周的污水检测显示病毒载量较前一周增加27%,但同期报告病例仅增加15%,表明大量无症状感染未被发现。

全球各地区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对比

根据各国公开数据整理的2023年第三季度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对比:

  1. 北美地区:

    • 美国: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7-53%
    • 加拿大: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2-48%
  2. 欧洲地区:

    • 德国: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9-54%
    • 法国: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5-51%
    • 意大利: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3-49%
  3. 亚洲地区:

    • 日本: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52-58%
    • 韩国: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8-53%
    • 新加坡: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55-60%
  4. 大洋洲:

    • 澳大利亚: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40-45%
    • 新西兰:月均无症状感染者占比38-43%

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传播能力研究

《柳叶刀》杂志2023年8月发表的一项多国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相当,但排毒时间较短,具体数据如下:

  • 平均病毒载量(Ct值):

    • 无症状组:23.5(95%CI 22.7-24.3)
    • 有症状组:22.8(95%CI 22.1-23.5)
  • 排毒时间中位数:

    • 无症状组:8.2天(95%CI 7.5-9.0)
    • 有症状组:10.5天(95%CI 9.8-11.3)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病毒学研究团队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活病毒分离率约为有症状感染者的72%,具体数据为:

  • 无症状感染者:活病毒分离成功率58.3%(35/60样本)
  • 有症状感染者:活病毒分离成功率80.6%(58/72样本)

疫苗接种与无症状感染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汇总的全球疫苗有效性数据显示,现有疫苗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性约为50-70%,但对预防无症状感染的有效性明显较低:

  • mRNA疫苗(2剂基础免疫+1剂加强针):

    • 预防有症状感染:68%(95%CI 65-71)
    • 预防无症状感染:42%(95%CI 38-46)
  • 灭活疫苗(2剂基础免疫+1剂加强针):

    • 预防有症状感染:54%(95%CI 50-58)
    • 预防无症状感染:31%(95%CI 27-35)

美国CDC对2023年1-9月数据的分析表明,接种最新二价加强针的人群中,无症状感染发生率比未接种任何加强针的人群低37%(95%CI 33-41)。

未来防控建议与展望

面对持续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各国公共卫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污水监测:目前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建立新冠病毒污水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污水病毒浓度每增加1个log10,社区病例数将在7-10天后增加约35-45%。

  2. 改进检测策略: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建议,在高风险场所(如医疗机构、养老院)实施定期抗原检测,可将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提高40-50%。

  3. 研发新型疫苗:针对黏膜免疫的鼻喷疫苗临床试验显示,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无症状感染)的有效性可达65-75%,较传统注射疫苗提高20-30个百分点。

  4. 关注长期影响:英国生物银行的研究发现,约15%的无症状感染者在3个月后出现至少一种长期新冠症状,这一比例虽低于有症状感染者的35-40%,但仍不容忽视。

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演变,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增情况将继续作为评估疫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各国应加强数据共享和研究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