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大陆新冠肺炎最新疫情,中国大陆 疫情

数据统计与分析

疫情最新概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24时,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03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本土病例498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6824例,其中境外输入148例,本土26676例,新增死亡病例3例,均为本土病例,在北京。

大陆新冠肺炎最新疫情,中国大陆 疫情

截至12月3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6327例(其中重症病例42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45439例,累计死亡病例524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7008例,现有疑似病例16例。

分地区疫情数据

北京市疫情数据

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8日期间,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50万例,2022年12月11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首次突破2000例,达到2286例;12月15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确诊病例3160例,随后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1月8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562例。

同期,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过120万例,2022年12月10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首次突破4000例,达到4358例;12月17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244例,2023年1月8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降至1865例。

上海市疫情数据

上海市在2022年春季经历了一波较为严重的疫情,2022年4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60万例,4月13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突破2000例,达到2573例;4月29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487例,5月31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129例。

同期,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过50万例,4月4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首次突破1万例,达到13086例;4月13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141例,5月31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降至362例。

广东省疫情数据

广东省在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疫情较为严重,202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40万例,11月2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突破1000例,达到1791例;12月12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249例,12月31日新增确诊病例降至587例。

同期,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过80万例,11月15日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首次突破5000例,达到5047例;11月30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115例,12月31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降至2033例。

疫情发展趋势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2年12月是中国大陆新冠疫情的一个高峰期,12月1日至31日期间,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超过200万例,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过500万例,12月20日达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达到4567例;12月18日达到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峰值,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达到26824例。

进入2023年1月后,全国疫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月1日至8日期间,全国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约3万例,累计报告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约15万例,1月8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降至141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降至9473例。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3年1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7183万剂次,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口的91.0%,完成全程接种的占86.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占68.2%。

分地区来看,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达到97.1%,上海市达到96.8%,广东省达到94.3%,西藏自治区接种覆盖率相对较低,为78.5%。

医疗资源保障情况

为应对疫情高峰,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积极扩容重症救治资源,截至2023年1月8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总数达到18.1万张,比2022年12月初增加3.8万张,三级医院重症床位数量达到13.8万张,增加2.9万张。

在医疗设备方面,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配备有创呼吸机11.5万台,无创呼吸机27.8万台,监护仪109.5万台,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2600余台,与2022年12月初相比,有创呼吸机增加1.2万台,无创呼吸机增加3.4万台,监护仪增加12.6万台,ECMO设备增加约200台。

疫情防控措施调整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2年12月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对防控措施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1. 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
  2.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
  3.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
  4. 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5. 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6. 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7.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8.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
  9. 强化涉疫安全保障,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
  10. 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国际疫情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大陆的疫情数据处于中等水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2年12月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约1500万例,其中美国新增约200万例,日本新增约180万例,韩国新增约150万例,德国新增约120万例,中国大陆新增约200万例,与美日韩等国家处于同一量级。

在死亡病例方面,2022年12月全球新增死亡病例约5万例,其中美国新增约1.2万例,日本新增约8000例,德国新增约4000例,中国大陆新增死亡病例约500例,远低于欧美日等国家。

专家分析与建议

多位流行病学专家表示,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虽然传播速度加快,但致病力明显减弱,从临床观察看,奥密克戎感染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导致肺炎或重症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的毒株。

专家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

  1. 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和人员密集场所。
  2.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3. 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5. 接种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6. 合理备药但不囤药,家庭可适当储备解热镇痛等日常药物,但无需大量囤积。
  7. 保持良好心态,科学认识疫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当前,中国大陆新冠疫情总体可控,医疗救治体系能够满足需求,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和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小,各地各部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