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网

卫健委新冠疫情动态,卫健委新冠疫情动态调整

最新数据与防控进展

新冠疫情最新数据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广东15例,福建8例,四川6例,云南5例,上海4例,北京3例,浙江3例,江苏2例,山东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520例(广东723例,重庆189例,河南118例,北京88例,内蒙古77例,四川69例,山西37例,青海34例,新疆30例,山东23例,湖南23例,云南20例,黑龙江19例,福建17例,陕西16例,甘肃15例,天津11例,江苏11例,河北10例,辽宁9例,安徽8例,贵州7例,湖北6例,西藏5例,浙江4例,广西3例,江西2例,海南2例,宁夏2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3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5例,本土病例670例(广东245例,内蒙古56例,重庆48例,北京39例,四川34例,山西31例,新疆26例,河南23例,云南18例,江苏16例,浙江15例,陕西14例,辽宁12例,山东11例,湖南9例,贵州8例,甘肃7例,福建6例,黑龙江5例,天津4例,河北4例,安徽4例,青海3例,广西2例,海南2例,宁夏2例,吉林1例,上海1例,江西1例,湖北1例,西藏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2240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5例。

截至11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5345例(其中重症病例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6897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77468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42727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92578人。

各地区疫情详细数据

广东省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23例,其中广州市新增629例(海珠区305例,白云区101例,天河区72例,番禺区58例,荔湾区37例,黄埔区23例,越秀区15例,南沙区11例,增城区5例,花都区2例);深圳市新增72例(福田区28例,南山区15例,龙岗区12例,罗湖区8例,宝安区5例,龙华区3例,盐田区1例);珠海市新增6例;佛山市新增5例;东莞市新增4例;惠州市新增3例;中山市、江门市各新增2例;肇庆市、清远市各新增1例。

重庆市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9例,其中渝北区42例,九龙坡区31例,江北区28例,沙坪坝区25例,南岸区18例,渝中区15例,巴南区12例,大渡口区8例,北碚区6例,两江新区4例,重庆市现有高风险区56个,中风险区128个,实施临时管控区域39个。

北京市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8例,其中朝阳区32例,海淀区15例,西城区10例,东城区8例,丰台区7例,通州区6例,昌平区5例,大兴区3例,石景山区1例,门头沟区1例,北京市已启动方舱医院建设,新增床位4000张,用于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

河南省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8例,主要集中在郑州市(89例),其余分布在洛阳市(9例)、平顶山市(7例)、安阳市(5例)、新乡市(4例)、焦作市(2例)、许昌市(1例)、信阳市(1例),郑州市已对主城区(市内八区)实行5天流动性管理,每日进行核酸检测。

疫苗接种情况通报

截至2023年11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929.3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9574.1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125922.1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9%和89.3%,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2771.5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726.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021.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864.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1.0%和86.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102.4万人。

疫情防控措施与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提出以下防控建议:

  1. 科学精准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2.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仅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3.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4. 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5. 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做好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及时发现新变异株。

国际疫情形势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6.3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58万例,过去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80万例,新增死亡病例超过8700例,西太平洋区域和欧洲区域新增确诊病例分别占全球数据的46%和33%,奥密克戎变异株BA.5亚分支仍然是全球主要流行株,占比约为77.1%,其他亚分支包括BA.4(占比约5.0%)、BA.2(占比约2.3%)等,目前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BQ.1及其亚分支,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XBB及其亚分支。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国家卫健委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公众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主动接种疫苗,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