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见证抗疫英雄的贡献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挺身而出,用专业与奉献筑起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本文将聚焦疫情期间的立功表现,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抗疫英雄们的卓越贡献。
新冠疫情立功的主要领域与表现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立功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
医疗救治领域:包括一线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重症患者的成功抢救、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等,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月发布的数据,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过10万例,其中重症病例治愈率达85%以上。
-
科研攻关领域:疫苗研发、药物筛选、诊疗方案优化等方面的突破,中国科研团队在疫情初期迅速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并向全球共享,为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
疫情防控领域: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社区防控等工作,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1月疫情期间,全市完成核酸检测超过2000万人次,追踪密切接触者1.2万余人。
-
物资保障领域:医疗物资生产调配、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等,2020年2月,全国口罩日产量从疫情初期的800万只迅速提升至1.16亿只。
具体数据见证抗疫功绩
医疗救治数据
以2022年3月上海市疫情为例,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
-
确诊病例救治情况:3月1日至3月31日,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342例,其中轻型病例12,896例(占比84%),普通型病例2,213例(占比14.4%),重型病例201例(占比1.3%),危重型病例32例(占比0.3%),经过全力救治,重型、危重型病例治愈率达91.8%。
-
医疗资源配置:全市共设置定点医院48家,床位总数达6.5万张;组建医疗队156支,参与医护人员超过3.2万人;调配ECMO设备58台,呼吸机2,300余台。
-
核酸检测能力:单日最大检测能力突破850万管,按10混1计算,可覆盖8,500万人次,3月份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2亿人次,平均每天检测约387万人次。
疫苗接种数据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发布的数据:
-
全国接种总量:截至2022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1亿,完成全程接种12.7亿人,全程接种覆盖率达90.1%。
-
老年人群接种: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亿,完成全程接种2.3亿,覆盖率超过90%;8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人数达2773万,完成全程接种2416万,覆盖率76.6%。
-
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3亿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922万人,加强免疫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降低90%以上。
疫情防控数据
以2021年7月南京市疫情处置为例:
-
流调溯源:累计排查出密切接触者3,157人,次密切接触者8,692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45例,确认Delta变异株传播链。
-
核酸检测:全市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4,200万人次,检出阳性样本247份,单日最大检测量达400万人次。
-
封控管理:划定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26个,涉及人口约120万,封控区内连续14天无新增后解除封控。
科研攻关数据
根据科技部2021年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攻关进展》:
-
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15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7个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疫苗研发总体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
药物研发:筛选出"三药三方"等有效方药,其中连花清瘟胶囊等3个中药获批增加新冠肺炎适应症,小分子口服药VV116等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
检测试剂:获批核酸检测试剂27个,抗体检测试剂25个,抗原检测试剂5个,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达95%以上,特异性达99%以上。
立功个人与集体典型案例
-
张伯礼院士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患者,在武汉疫情期间接管江夏方舱医院,收治患者564人,实现零转重、零复阳、零死亡、零感染,团队总结的"中医方舱医院"模式在全国推广。
-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Ad5-nCoV)于2021年2月获批附条件上市,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该疫苗在巴基斯坦Ⅲ期临床试验中保护效力达74.8%。
-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作为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累计收治患者2,800余例,其中重症、危重症占比超过40%,医院医护团队连续奋战100余天,创造了许多救治奇迹。
-
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累计派出26批2,482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接管15家医院、19个病区,管理床位2,687张,收治患者3,458例,治愈出院2,724例。
如何撰写新冠疫情立功材料
撰写新冠疫情立功材料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
数据支撑:用具体数据说明工作量和成效,如救治患者数量、核酸检测量、疫苗接种覆盖率等。"带领团队完成社区10万人次核酸检测,检出阳性病例15例,及时切断传播链。"
-
突出创新:总结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突破性进展,如:"创新采用'三区两通道'管理模式,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
-
体现难度:客观描述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突出在艰苦条件下的突出表现,如:"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连续工作36小时,成功救治5名危重症患者。"
-
社会影响:说明工作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如:"研发的快速检测试剂在20个省市推广应用,将检测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
荣誉佐证:列举获得的表彰奖励,如:"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新冠疫情是一场严峻考验,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无数平凡英雄的伟大身影,从本文列举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抗疫斗争取得的成效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这些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抗疫工作者夜以继日的付出和牺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科学家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担当,他们的功绩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我们仍需保持警惕,继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认真总结抗疫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弘扬抗疫精神,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