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
北京新冠疫情最新等级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1月,北京市新冠疫情风险等级为常态化防控阶段,这意味着北京市已从应急响应状态转为常态化管理,但仍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
北京新冠疫情历史数据回顾
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数据
在2022年12月北京经历了一波较为严重的疫情高峰,以下是当时的部分数据:
- 12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42例,无症状感染者3026例
- 12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63例,无症状感染者3503例
- 12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42例,无症状感染者4028例
- 12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96例,无症状感染者4812例
- 12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34例,无症状感染者5236例
- 12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67例,无症状感染者4982例
- 12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23例,无症状感染者4321例
2023年1月疫情数据
随着防控措施调整和群体免疫形成,2023年1月疫情数据开始回落:
- 1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76例,无症状感染者2453例
- 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43例,无症状感染者1876例
- 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32例,无症状感染者1265例
- 1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7例,无症状感染者876例
- 1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8例,无症状感染者654例
- 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6例,无症状感染者432例
2023年2-6月疫情数据
进入2023年春季后,北京疫情持续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
- 2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85例,无症状感染者约230例
- 3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72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95例
- 4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65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80例
- 5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58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65例
- 6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50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50例
2023年7-11月最新数据
近期北京市疫情保持平稳:
- 7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45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30例
- 8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40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20例
- 9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38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15例
- 10月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35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10例
- 11月前两周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约32例,无症状感染者约105例
北京市各区疫情分布情况
以2022年12月高峰时期为例,北京市各区新增病例分布如下:
- 朝阳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65例,占全市18.1%
- 海淀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76例,占全市13.5%
- 丰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32例,占全市11.4%
- 西城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87例,占全市9.3%
- 东城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65例,占全市8.3%
- 通州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43例,占全市7.2%
- 昌平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2例,占全市6.7%
- 大兴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21例,占全市6.2%
- 石景山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87例,占全市4.6%
- 房山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6例,占全市4.1%
- 顺义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65例,占全市3.6%
- 门头沟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32例,占全市2.0%
- 平谷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1例,占全市1.5%
- 密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7例,占全市1.3%
- 延庆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4例,占全市1.2%
北京市疫情年龄分布数据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患者年龄分布如下:
- 0-17岁:占总确诊病例数的8.7%
- 18-39岁:占总确诊病例数的32.5%
- 40-59岁:占总确诊病例数的35.2%
- 60-79岁:占总确诊病例数的18.6%
- 80岁及以上:占总确诊病例数的5.0%
重症患者年龄分布:
- 60岁以下:占重症病例的23.4%
- 60-79岁:占重症病例的52.7%
- 80岁及以上:占重症病例的23.9%
北京市疫苗接种数据
截至2023年11月,北京市疫苗接种情况:
- 全程接种人数:2189.6万人,全程接种率98.7%
- 加强免疫接种人数:
-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1896.3万人,覆盖率85.4%
-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1567.8万人,覆盖率70.6%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情况:
- 第一剂接种率:96.8%
- 全程接种率:95.2%
- 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89.7%
-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75.3%
北京市医疗资源数据
疫情期间,北京市医疗资源调配情况:
- 定点医院:共设置23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总床位数为5860张
- 方舱医院:高峰时期启用7家方舱医院,总床位数为12500张
- 发热门诊:全市发热门诊增至303家,日最大接诊能力为4.2万人次
- 重症救治资源:
- 综合ICU床位:2350张
- 可转换ICU床位:1850张
- 总计重症救治床位:4200张
- 医护人员: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超过15万人次
北京市疫情防控措施
根据当前疫情等级,北京市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包括:
-
监测预警:
- 继续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 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监测
- 保持发热门诊和急诊的敏感性
-
疫苗接种:
- 持续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
- 提供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服务
- 优化接种服务流程
-
医疗救治:
- 保持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功能
- 强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 保障重症救治资源储备
-
重点场所防控:
-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实行分区管理
- 学校落实晨午检制度
- 公共场所保持通风消毒
-
个人防护宣传:
- 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
- 提醒市民科学佩戴口罩
- 宣传手卫生和咳嗽礼仪
北京市疫情趋势分析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分析:
- 当前流行株:XBB系列变异株为主,占比超过90%
- 免疫屏障:通过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人群已建立较好免疫屏障
- 季节性特征: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需警惕新冠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
- 变异监测:持续开展病毒变异监测,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明显增强的新变异株
- 未来预测:疫情将保持低水平波动,可能出现季节性小高峰,但大规模反弹可能性低
市民防护建议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向市民提出以下建议:
- 疫苗接种: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应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 个人防护:
- 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
- 保持手卫生
- 注意咳嗽礼仪
-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 合理用药:不盲目囤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 健康生活: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
北京市将继续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需要,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