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疫情中坚守的英雄们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席卷全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普通民众挺身而出,用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本文将通过具体数据,展现疫情中的感人故事,并向所有抗疫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全球疫情数据概览
截至2023年10月,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7.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90万例(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仅2022年12月一个月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就达到约2000万例,其中美国新增约300万例,日本新增约200万例,韩国新增约100万例(数据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冠状病毒资源中心)。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2日期间,全国累计报告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
中国各地区疫情数据举例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北京市发热门诊就诊量最高达到7.3万人次/日,急诊就诊量最高达到2.9万人次/日,急诊留观患者最高达到1.2万人/日(数据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最高达到3.1万次/日,为常态时的6倍。
上海市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期间,上海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累计接诊患者约200万人次,最高峰时单日接诊量达到7万人次,全市急诊累计接诊患者约150万人次,最高峰时单日接诊量达到5万人次。
广东省在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省发热门诊(诊室)单日就诊量最高达到53.8万人次,是平日的11倍,全省在院新冠感染者人数最高达到17.9万人,其中重症1.2万人(数据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医疗系统承受的巨大压力
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数量,全国医疗系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1月5日,全国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到峰值12.8万人,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数从2022年12月初的13.8万张扩充至2023年1月初的18.1万张,增加了31%,ICU床位从6.38万张扩充至10.6万张,增加了66%。
以浙江省为例,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省发热门诊单日最高接诊40.5万人次,是平日的14倍,全省在院新冠感染者人数最高达到8.7万人,其中重症1.1万人,全省重症床位从1.2万张扩充至2.1万张,ICU床位从5000张扩充至8300张(数据来源: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基层医疗机构的贡献
在这场疫情中,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接诊量占比达到44.3%,以江苏省为例,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12日期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接诊发热患者超过400万人次,占全省发热门诊总量的58.6%(数据来源: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单日最高接诊发热患者3.5万人次,占全市发热门诊总量的48%,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超过100万人次,为重点人群发放健康包超过200万份(数据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
在这场疫情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全国数百万医护人员带病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国约80%的医护人员曾感染新冠病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症状稍缓解就立即返岗工作。
以武汉市为例,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市10万余名医护人员中,约8万人先后感染,但90%以上的感染医护人员在症状缓解后立即返岗,全市医疗机构平均到岗率保持在85%以上(数据来源: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的医护人员同样展现了崇高的职业精神,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市25万医护人员中,约20万人先后感染,但80%的感染医护人员在症状缓解后3天内返岗,许多医护人员高烧稍退就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数据来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社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除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也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全国数百万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市约5万名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提供送药上门、生活物资配送等服务超过200万次(数据来源:北京市民政局)。
上海市的社区工作者同样付出了巨大努力,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市约7万名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超过300万次,包括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健康包超过100万份,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超过50万次(数据来源:上海市民政局)。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在这场疫情中,志愿者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数百万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省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超过100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万小时(数据来源: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
浙江省的志愿者同样展现了强大的组织能力,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省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超过80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00万小时,志愿者们为居民提供送药上门、生活物资配送、心理疏导等服务超过200万次(数据来源:浙江省志愿者协会)。
普通民众的配合与支持
疫情防控的胜利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全国14亿人民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为阻断病毒传播作出了巨大牺牲,以疫苗接种为例,截至2023年1月,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8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0%(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民众的个人防护意识也显著提高,2022年12月疫情高峰期间,全国口罩日均销售量达到1.5亿只,是平日的3倍;消毒用品日均销售量达到5000万瓶,是平日的5倍(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致敬所有抗疫英雄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战中,每一个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每一个日夜奔波的社区工作者,每一个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每一个自觉配合的普通民众,都是真正的英雄,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能够逐步走出疫情的阴霾。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数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感人的故事,向所有在疫情中坚守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奉献和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