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楚生书法作品欣赏
来楚生(1903—1975),原名来稷勋,字楚生,号负翁、然犀室主,浙江萧山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融合了碑学与帖学的精髓,尤其擅长篆书、隶书和行草,作品既有古朴雄浑的金石气,又兼具灵动飘逸的笔墨韵味。
来楚生书法艺术特色
篆书:古拙雄健,金石气韵
来楚生的篆书深受《石鼓文》《毛公鼎》等金石文字影响,线条凝练,结构严谨,笔力雄浑,他的篆书并非一味追求工整,而是在规整中见变化,如《篆书对联》(1972年作)中,字形方正而笔画富有弹性,体现了“金石味”与“书卷气”的完美结合。
隶书:波磔分明,气象开阔
来楚生的隶书取法《张迁碑》《礼器碑》,并融入个人理解,笔画厚重而不失灵动,横画常带波势,捺笔舒展,如《隶书五言联》(1965年作),结体宽博,用笔沉稳,展现了汉隶的雄强与典雅。
行草:潇洒率真,意趣盎然
他的行草书受黄道周、倪元璐影响,笔势连绵,节奏明快,字与字之间呼应自然,如《行草诗轴》(1970年作),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既有帖学的细腻,又有碑学的力度。
来楚生书法作品市场表现
近年来,来楚生的书法作品在拍卖市场上表现稳健,尤其篆刻与书法结合的精品更受藏家青睐,以下是2022—2023年部分拍卖数据(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中国嘉德拍卖):
作品名称 | 拍卖时间 | 成交价(人民币) | 拍卖行 |
---|---|---|---|
《篆书四屏》 | 06 | 1,380,000 | 北京保利 |
《隶书对联》 | 11 | 920,000 | 中国嘉德 |
《行草手卷》 | 04 | 680,000 | 西泠印社 |
《篆刻书法册页》 | 12 | 1,050,000 | 上海朵云轩 |
从数据可见,来楚生的篆书和隶书作品市场认可度较高,尤其是多字屏条或成套作品更易创高价。
如何鉴赏来楚生书法
看笔法:金石味与书写性的统一
来楚生的书法强调“以刀代笔”,篆隶作品中常见方笔与圆笔并用,如篆书《千字文》局部,起笔藏锋,收笔含蓄,线条如刻如铸,行草则注重提按顿挫,如《草书诗稿》中飞白与浓墨交替,节奏感极强。
观章法:疏密有致,虚实相生
他的作品注重整体布局,篆隶多采用“横有列,纵有行”的经典排列,而行草则打破常规,如《行书信札》中字距紧密,行距宽松,形成对比。
品气韵:书如其人,朴拙率真
来楚生主张“书贵自然”,反对刻意做作,其作品不追求华丽技巧,而是以质朴打动人心,如晚年所书《自书诗》中,笔画略显生涩,却更显真挚。
来楚生书法对当代的启示
- 碑帖融合的典范:他的实践证明,碑学的雄强与帖学的流畅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滋养。
- 篆刻与书法的互通:作为篆刻大家,他的书法线条带有“刀味”,这对当代书法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 坚守传统的创新:来楚生虽取法古人,但始终保留个人风格,这种“师古而不泥古”的态度值得学习。
来楚生的书法艺术是20世纪中国书法的一座高峰,其作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为后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深入研习他的笔法、章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