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持续向好
全国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昨日全国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取得的又一积极成果,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有效,各地防控工作扎实有力。
截至昨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2,50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6,83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现有确诊病例1,037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23,45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345人。
各地区疫情数据分析
北京市疫情数据
以北京市为例,在2022年6月疫情期间,北京市曾出现一轮较为严重的疫情反弹,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当时公布的数据:
-
6月1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5例(感染者1907至1921),朝阳区8例,海淀区6例,丰台区1例;普通型1例,轻型7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隔离观察人员14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
-
6月2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6例(感染者1922至1937),朝阳区7例,海淀区5例,丰台区3例,昌平区1例;普通型2例,轻型9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隔离观察人员1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
-
6月3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感染者1938至1951),朝阳区6例,海淀区4例,丰台区2例,昌平区1例,房山区1例;轻型8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市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但通过快速流调、精准管控和全员核酸筛查等措施,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市疫情数据
再看上海市在2022年春季疫情期间的数据:
-
4月1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6,051例,其中4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55例确诊病例和5,419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
4月2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7,788例,其中73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6例确诊病例和7,773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
4月3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581例,其中71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7例确诊病例和8,574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上海市这轮疫情规模较大,但通过实施全域静态管理、大规模核酸筛查和方舱医院建设等措施,最终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蔓延。
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
昨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的成果来之不易,是全国各地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防控措施及其效果:
-
常态化核酸检测:全国范围内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以深圳市为例,截至昨日,全市共设置核酸采样点2,345个,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亿人次,检出阳性率持续低于01%。
-
疫苗接种工作:截至昨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9亿人,完成全程接种5亿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5%和7%,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3亿人,完成全程接种1亿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6%和9%。
-
精准流调溯源:建立"三公(工)"协同机制,即公安、公共卫生、工信部门协同开展流调溯源工作,以广州市为例,在最近一轮疫情中,平均每例病例流调时间缩短至4小时,密切接触者判定准确率达98%。
-
医疗救治能力:全国定点医院床位总数达8万张,方舱医院床位总数达20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总数达8万张,以武汉市为例,在疫情高峰期,全市共启用定点医院48家,提供床位6万张,确保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国际疫情形势对比
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我国"昨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的成果尤为珍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
-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58万例。
- 过去24小时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456,789例,新增死亡病例1,234例。
- 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9,8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8万例。
- 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4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2万例。
- 巴西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4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8万例。
相比之下,我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在全球占比极低,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强大韧性。
未来防控工作重点
虽然昨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下一步重点工作包括:
-
外防输入: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全国日均入境人员约5万人次,已建立234个入境人员隔离点,提供隔离房间6万间。
-
内防反弹:继续做好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全国共划定高风险区23个,中风险区156个,涉及12个省份的45个地市。
-
监测预警: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全国共设置发热门诊2万家,哨点医院836家,病毒变异监测网络覆盖所有省份。
-
应急准备:加强医疗物资和防疫物资储备,全国储备核酸检测能力达5,700万管/天,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150万套,医用口罩日产能达5亿只。
昨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让我们继续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